走进丹凤 > 招商引资 > 招商动态 > 正文
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提升
时间:2016-02-22 16:41 来源: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 作者:王永星

当前,招商引资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宏观政策、环境、要素等方面也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对县区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探索新办法,切实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形势。指明了招商方向。古人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审势就是分析形势。形势决定任务,形势讲不清,就很难说清任务。讲清形势和任务,工作就好开展了。一是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公司投资选择越来越宽。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纷纷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吸引投资进入。二是优惠政策优势趋于弱化。随着内外资政策逐步趋于平等,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投资环境、管理效益、产业优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三是投资出现新特点。投资出现以下新的动向:投资规模加大、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全方位,包括一体化投资、开始建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开始由绿地投资转向并购投资、由单一投资转向产业链投资、由合资为主转向以独资为主。四是民间投资增长迅速。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社会对民间投资的重视,民间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投资规模增大,出现了许多知名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对象。五是产业聚集是各地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引进上游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企业投资进入,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一种有效形式。

定位。引领了招商路径。借助丹凤至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明晰定位,主动接受辐射、承接转移,力争在引进位居全市产业核心地位的龙头项目及大企业、大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形成“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的良性循环。对符合上级要求的有关政策进行认真研究、有效整合、综合运用,切实把宝贵的政策资源用到大项目、好项目上。重点围绕四大产业。一是现代工业招商,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传统产业补链强群,加大现代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二是生态旅游招商,重点引进秦岭飞行小镇、商於古道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引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同步引导传统服务业升级。三是绿色食品招商,重点依托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加大特色农业项目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四是生物医药招商,围绕以核桃、魔芋、香菇、木耳等方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逐年增加;对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的作用要逐步提高;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功能要逐步增强。由数量招商向质量招商转变。我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不能沿用“杂乱无章、来者不拒”的招商方法,重点选择含税高、带动性强的项目。总之,经济增长有快有慢,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要加强与已落地企业联系,实现“以商招商”,最大限度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形成“筑巢引凤”的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聚集,形成规模与集群,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服务。保障了招商环境。要采取“一站办公”、“限时办结”、“特事特办”等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办事效率要以小时、分秒计算。从拼优惠政策向拼环境与服务转变,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把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作为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严把项目准入关,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着重在“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群引链、招才引智”上狠下功夫;从灵活协调方式向依法办事转变,积极创新办法措施,对项目洽谈、合同签订、建设推进、投产达效、综合考核等各个环节,形成一整套规范、便于操作的工作制度。对企业引进的关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居生活问题优先给予解决。构建招商信息网络平台。招商局负责全县招商引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区域性招商机构,并通过互联网、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对外推介的招商项目、政策、投资环境等信息。要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除土地手续以外,其他相关注册及建设手续全部明确项目审批涉及的部门、事项、标准、时限等,按照一窗受理、快速流转、事后补齐、疑难会诊、限时办结、超时追究的原则,倒排时限、挂牌督办,使各个审批环节协调同步、快速推进,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审批。要定期通报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并加大超时追究力度,超过时限仍未办结的,要写出说明或作出检讨,视情节对具体人员及责任领导作出相应处理。要建立项目联动推进机制,靠前服务,协调解决征地拆迁、要素供给、施工秩序维护等影响项目推进的关键问题,着力保障项目及时落地、尽快开工。要建立重点项目联系机制,提前介入,引导项目顺利建设、尽早投产,实现签约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精神。激发了招商动力。当前招商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为官不为问题日益突出。必须正确分析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增强招大商、大招商的信心;必须弘扬以锲而不舍为核心的招商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发展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动力;必须凝聚客商大合作的招商力量,不断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聪明才智和磅礴伟力。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要抖擞精神,突破节会招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主动策划赴先进地区进行专项招商推介,拓展项目信息渠道。突破社会化招商,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思路,发挥人文资源优势,实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招商引资,探索多元化的社会合作模式。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加强与企业驻外办事处等各类商务机构的合作,整合建立区域招商网络,进一步拓展招商空间。通过完善平台,建立起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上级主管部门支持、财政扶持、企业驻外机构参与,商会、协会、在外丹凤籍人士等密切协作的招商工作体系。要出台“项目有效信息、签订正式合同、开工运营投产”三节点考评办法,加强项目信息研判,引导各单位“真招商、招真商”。要建立区招商引资考评领导小组,实行月度例会制度、月通报制度和重点项目信息交办制度,每月通报招引单位项目实绩,比出差距,传递压力,激发动力。

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形势、定位、服务、精神“四位一体”,形势是先导,定位是关键,服务是保障,精神是动力,积极做好这四方面的创新,才能实现招商引资工作在量上突破、质上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