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县政府文件 > 正文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皇冠足球比分2013-2016年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丹办发〔201358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皇冠足球比分2013-2016年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直属管理机构,副科级以上独立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中省市驻丹各单位:

《皇冠足球比分2013-2016年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0月9

 

 

皇冠足球比分20132016年丹江流域

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推进“美丽丹凤”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富裕、和谐、奋进”新丹凤,确保如期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目标,按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商洛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标方案》、《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重大意义

2014年,丹江口水库将开始向北京供水,我县地处丹江口水库的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其水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党中央、国务院和京、津地区数千万人民群众的安全用水,而且关系到我县对外形象的树立和提升,更加关系到“美丽丹凤”、“美丽陕西”、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污染防治,确保水环境安全,既是我们必须肩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又是加快“美丽丹凤”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新丹凤”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将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促使丹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顺利通过,正在向国家级迈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成了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加速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在“四大区域”建设中,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三高”企业进入,在现有企业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园区的发展留足了环境容量;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启动实施了20122014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强化水污染防治,县境内“一江三河”及县城集中式水源保护区水质全部符合各功能区标准。虽然我县在丹江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及养殖业、种植业污染的逐步加剧,河流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凸显,部分河流断面水质超标现象时有发生,粪大肠菌群超标较为普遍,对丹江流域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县“四大战略”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快速递增,水环境质量控制压力将不断增大,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必将造成丹江流域水质污染,从而对南水北调水环境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方案》的目标要求和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领导,全力推进,确保如期完成防治任务。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治理河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2014年南水北调这一历史机遇,全力推进“生态丹凤”建设,按照“三年实现丹江出境断面水质提升”的总体要求,通过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沿丹江流域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全面改善丹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本《方案》对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限要求及防治项目进行了统一安排,各镇、各部门要严格对照《方案》,迅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从20139月开始,分三年组织实施。

2、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本《方案》治理重点为丹江干流、一级支流、沿江沿河工业企业和工业集中区、畜禽养殖业、城镇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各镇、各部门要结合辖区和行业内污染源的类型和特点,突出重点区域、流域和重点企业,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确保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3、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各镇人民政府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县级各职能部门根据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负责污染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督查督办工作。

4、标本兼治、兼顾长远。以丹江出镜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目标,力争当前,着眼长远,统筹策划水污染防治工作和项目,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防治。

5、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合理调配资源,形成强大防治合力;在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全方位、多渠道筹措防治资金。

四、治理范围和目标

(一)治理范围

 丹江干流及其支流,涉及全县16个镇。

(二) 治理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46月底,全县各大河流及支流、城市周边河流、城乡结合部、沿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路沿线倾倒的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杂草得到全面清理,城镇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底,城镇污水管网基本贯通,城镇污水应收尽收,生态基流保持正常水平。

2、远期目标:到2016年末,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丹江一级支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丹江沿线镇全部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配套设施齐全,工业企业污水稳定达标。县环境监察、监测机构及镇级环保机构健全,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地表水水质考核目标

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其它各支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

五、阶段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9月底前)。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皇冠足球比分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

(二)全面整治阶段(20139月—201512月)。各镇各部门按照《方案》,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县政府制定出台治理资金投融资、土地利用、考核激励、监管能力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61月—8月)。各镇各部门对照《方案》的目标任务要求,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确保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四)总结考核阶段(20169月—11月)。县政府组织对各镇各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召开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总结大会,总结保障,兑现奖惩。

六、重点任务

(一)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城镇环境污染。沿丹江流域各重点镇都要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各重点村也要因地制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置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备。加大对城区及周边丹江、资峪河、东河、西河、刘家河及各镇政府周边河流的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消除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的顽疾,使河水变清,环境改善。

(二)规范企业排污行为,着力防治工业污染。重点抓好“一江三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逐企业落实防治方案、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加大工业废水、废气、扬尘、建筑垃圾治理力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中水回用,实施尾矿、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有效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常态化。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要进行限期治理,对逾期不能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或关停,并暂停审批其新建项目。

(三)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设干湿分离和废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沼气池或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加快推进丹江流域养殖业污染整治。全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和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下决心治理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流问题。加快生态县、生态镇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四)强化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水平。要加大县环境监察、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镇环保监管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加大环保工作投入,在沿312国道危险路段、重点防控部位建设应急池、应急拦截坝等工程设施,并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需的应急物资,组建环境应急队伍,落实应急经费,严防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及尾矿库安全事故对丹江水体造成污染。国、省控污染源必须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监控平台联网,实施有效监管。2014年完成县环境监测站组建任务。

(五)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要加大饮用水源地环保投入和环境监管力度,按照划定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区域标志、围栏等保护措施,取缔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禁止从事养殖业、种植农作物,禁止堆放工业固体废物、垃圾等。龙驹寨镇政府、水务局要高度重视龙潭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组织取缔库区上游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农家乐,确保城区水源地水质安全。水务局要着手开展鱼岭水库水源保护相关工作。

上述9类项目投资总额约为37485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及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4个,投资5600万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4个,投资1475万元;镇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5个,投资11632万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投资6814万元;环保能力建设项目4个,投资2474万元;水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3个,投资230万元;医疗污水污染治理项目2个,投资260万元;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个,投资800万元;尾矿库治理项目2个,投资82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考核办、县委督查室、团县委、县妇联、县人大财经委、县政协经济委,县发改局、教体局、工信办、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经贸局、文广局、卫生局、旅游局、安监局、工商局、公路段、商洛供电局丹凤分局、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府督查室以及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镇政府、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按节点推进、按责任落实、按计划完成。

()密切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部门负责、项目支撑、分工实施,形成政府主导、环保统筹、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发改局要做好污染治理项目的策划、立项、争取、推进和考核工作,不得审批、核准、备案、淘汰落后产能及化工类项目;监察局要对各镇政府、各相关部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行政效能监察,查处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工信办要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配合政府淘汰、改造和关闭污染企业;财政局要积极做好污染防治资金的保障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人社局要做好关停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明确镇级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工作;环保局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任务分解、组织协调、信息通报和污染源监管,配合县考核办做好考核工作;国土局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禁止非法开采,强化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住建局要加强城镇、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城管局要做好全县生活污水、垃圾的运营管理工作;水务局要做好河流生态基流保障和小流域治理,加强城区周边各河流的污染治理和龙潭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农业局要抓好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林业局要积极开展城周绿化、绿色长廊建设及各村镇绿化、植被恢复与林地保护工作,加强矿山生态恢复监管;公安局要做好危险化学品购买、运输、使用的安全管理,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环境保障;工商局要及时收缴、吊销淘汰关闭企业的营业执照,协助取缔无照违法生产和违法排污企业;供电局要依法做好关停企业和环境违法企业的限电、停电工作;安监局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交通局、公路段负责做好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警示、预警标识标志的设置工作,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频率;旅游局负责做好旅游景区环境治理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经贸局负责加强对宾馆、饭店油烟及餐厨垃圾的治理监管工作;教育局负责做好在校学生及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工作;卫生局负责做好医疗废水、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和收集处置工作;文广局要做好丹江流域污染防治的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县考核办、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的督查督办,做好年度考核工作。

(三)多方筹资。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将水污染防治设施、能力建设纳入天津对口协作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积极争取中、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采取BOTBT等市场运营模式,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的资金、管理和技术资源,不断提高全县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企业污染治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污染治理资金以自筹为主。

(四)强化执法。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加大对丹江流域排污企业和单位的现场检查频次,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对重点监控企业和单位的现场检查每季度不少于2次,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要采取挂牌督办、限期治理等手段,促进整改落实。对违法排污情节恶劣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按照中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逐步建立健全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

(五)严格问责。县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环保局)要会同县考核办研究制定全县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和问责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将水质目标落实到每一条支流、每一个辖区、每一个断面,把治污措施和防治项目落实到各污染点源、排污单位和具体负责人。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县政府将逐年度对各镇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未达到进度要求的镇、部门,将采取通报批评、约谈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经济处罚、区域限批、年度考核一票否决等措施实施问责。

(六)加强宣传。各镇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切实增强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形成人人了解污染防治、关注污染防治、参与支持污染防治的工作局面,为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