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县政府文件 > 正文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皇冠足球比分“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皇冠足球比分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皇冠足球比分“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   

 

各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市驻县各单位:

    《皇冠足球比分“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中共皇冠足球比分委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人民政府办公室


皇冠足球比分“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维护河道健康环境和水质安全,促进全县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障河道安全、清洁、生态的目标,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河道保洁保畅保安,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污,不断创新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格局,使全县河道管护迈入常态化、规范化、社会化轨道。

二、目标任务

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通过县、镇、村三级领导担任相应河道的河长,建立起县、镇(办)、村(社区)三级覆盖的“河长制”管理网络,全面抓好控源、截污、清障、修复等各种管护措施的落实,在2015年底前,实现全县河道“河长制”全覆盖。

(一)河岸整洁。堤线完整,无严重塌损;河岸无垃圾,无违章建筑。

(二)河面清洁。河道无垃圾、无废弃漂浮物,水面水体清洁。

(三)河流畅通。河道无障碍、无砂坑、无严重淤塞、无非法乱采乱挖乱占。

(四)河岸绿化。因地制宜选择草木,提高河道堤防绿化效果,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

(五)水质达标。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对水体污染进行有效控制。禁止工业污水直接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排,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得到有效推进,距离支流河道、河堤20米内无圈舍、无直排厕所。河道保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

三、实施范围及职责划分

(一)实施范围:全县范围内县、镇、村三级河道。

(二)河长设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按辖区管理范围分别确定三级河长。由包镇(办)县级领导和包镇(办)部门负责人担任县级正副河长,各镇镇长(办事处主任)、村委会(社区)主任分别担任辖区内河道的镇级河长、村级河长。镇级河长向流域的县级河长负责,村(社区)级河长向镇级河长负责。

(三)河长职责:县级河长对所负责河道流域水环境治理负总责,协调处理河道水环境治理重大问题,督导下级河长和包抓部门履行职责,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下级河长进行约谈;镇级河长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承担辖区流域河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组织实施辖区河道日常监管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河道整治、截污纳污、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工作落实;村级河长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工作,对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并按要求制定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河道整洁。

(四)单位职责:包抓镇(办)部门及其他部门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镇(办)的河道管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县发改局负责指导监督河道水环境项目前期工作,对需县级立项的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包装、前期等进行指导,对影响水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区域限批;县科教局负责加强学校周边河道环境管护,按规定处理学校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水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学生不向河道乱扔垃圾,不在河里游泳,确保学生自身安全;县工信办负责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和退出机制落实,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创建;县公安局负责涉河、涉水案件的查处工作,依法打击破坏河道工程设施和资源、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非法行为,有效维护河道日常监管秩序;县财政局负责保障河道生态清淤和长效管护经费,监督河道管护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县国土局负责依法打击乱占、乱建、乱倒、侵占河道、影响河道行洪畅通的行为,在推进村庄土地整理中落实河道保护措施,禁止侵占填埋河湖水域;县住建局负责会同国土、水务部门划定河道安全防护范围,严格控制保护范围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确保行洪安全,并加强城镇规划与管理,抓好排涝排污,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县交通局负责加强对交通主干线河道岸线整治保护,禁止随意向路边河道倾倒弃石弃土,确保行洪畅通;县水务局负责全县河道日常“河长制”考核检查,具体负责开展河道疏浚清淤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河道岸线、堤防、水域、取排水行政管理和河道养殖管理;县农业局负责对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使用农药的行为,做好临河田边河道保洁工作的宣传监管,加强畜禽养殖环节防疫检疫和执法监管,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止面源污染;县林业局负责对丹江湿地公园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督促指导管护生态公益林、修复湿地,搞好沿河绿化建设及维护工作;县文广局负责做好河道管护方面的宣传报道,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县卫计局负责指导监督县城及镇、村改厕和饮用水卫生监测,禁止直接向河道排放人畜粪便和倾倒医疗垃圾;县城管局负责县城环境卫生保洁、县域内一江三河(丹江、东河、西河、刘家河)水面保洁工作,加强县城及周边的建筑、生活垃圾清运和生活污水处理,制止垃圾乱倒;县旅游局负责督促景区、农家乐户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河道水域清洁工作;县环保局负责河道排污纳污控制及环境整治,组织入河污染源治理,加强工业污染源执法监管和水质监测,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保护河道出境水质达标。

四、工作内容

(一)掌握河道基本情况。了解河道水质现状和改善水质目标措施,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摸排工作,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及时掌握群众举报、水质考核、河道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落实具体工作任务。一是各级河长要根据工作任务,明确保洁单位、运行方式和具体措施;二是督促河道保洁单位和人员对河面漂浮物、行洪障碍物、动物尸体、河岸垃圾、杂草进行清理,保持河道日常清洁;三是指导河道打捞物集中堆放,落实“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避免二次污染;四是对河道内发现的病死动物、突发污染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三)指导督促综合治理。按照河道所在辖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计划》,研究确定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一河一策”。指导和督促属地责任主体开展综合治理,以河道清障、保洁、治污、绿化、安全为主要任务,达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河边无污水排放的“四无”目标。

(四)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河道信息、水质监测、环保执法、项目安排、技术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

(五)监督落实长效机制。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积极开展河道疏浚、绿化养护、渔业资源管理等水生态修复措施,强化河道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督促属地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的“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工作机制。

五、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201510月份,下发推行“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确定全县“河长制”管理分工表。10月下旬,各镇(办)制定完成“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确定辖区内县镇村三级河道“河长制”管理分工表、实施方案及管理分工表并抄送县水务局。

(二)宣传培训。201510月底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全面深入宣传实施“河长制”管理的重大意义,设立公示牌公开每条河道的河长、副河长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县、镇两级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各级河长及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部署年度“河长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要求。

(三)实施管理。201511月起,同步启动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理,各级“河长”及有关单位履行所联系、包干河道水污染防治的管理职责,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根据“河长制”管理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河长制”管理的体制建设。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县、镇、村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县政府县长赵晓斌担任督察长,县委副书记王湘、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王晓虎、县政府副县长曹安良、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志学担任副督察长,组织、住建、发改、财政、科教、卫计、民政、扶贫、文广、国土、交通、水务、林业、农业、城管、工信、旅游、环保等部门为包抓成员。全县各镇(办)辖区内河道管理区域,分别由包镇(办)联系领导负责,包镇(办)部门包抓,所在区域的镇长(办事处主任)、村(社区)主任具体负责,下属各站办负责为成员,细化目标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选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辖区内所有河道的副河长,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及时落实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县、镇两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承担推进工作中的协调职能,县、镇两级水务部门和单位具体承担河道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

(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建立公安、水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联合检查、执法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各类污染河道和破坏水利设施、影响行洪安全等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巩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消除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坚持治理和规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并重,深入排查辖区河道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进工程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和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实现河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三)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各级“河长”和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河道治理的工作职能,建立定期通报和会商等工作机制,明确治理工作各环节任务。要积极发挥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河长制”落实。

(四)加强宣传,严格考核。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河长制”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社会监督,在媒体上公布“河长”名单,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道概况、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全民保护水环境的责任意识。同时,由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对各镇(办)“河长制”工作进行考核,各镇(办)负责对村(社区)“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对开展各级“河长制”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评议。考核结果与“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各镇(办)要结合实际,建立日常监督考核制度,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检查结果,确保“河长制”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1.皇冠足球比分“河长制”考核管理办法

      2.皇冠足球比分河流“河长制”管理责任表


附件2下载:/wcm.files/upload/CMSdf/201606/201606300336007.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