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提案建议 > 正文
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函

 

苏福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壮大镇域产业稳固搬迁群众收入来源的建议》(第4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后续发展问题,我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发展、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立足各个安置点资源禀赋和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整合资源,配齐要素,构建完善的帮扶体系,扎实做好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等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发展致富。

一、统筹安排、精心谋划,合理规划布局。一是同步推进“三项规划”。在安置点选点和规划时,统筹考虑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生活服务等要素,采取安置小区规划、设施配套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三项规划”同步编制、同步推进,做到了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协调高效。二是深入推进“三规合一”。在规划移民安置点的同时,同步规划产业园区、超市、幼儿园、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实行安置房建设规划、配套设施规划、产业致富规划“三规合一”,促进安置点在规划布局、生态保护、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三是统筹推进规划落地。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作为“稳得”的关键举措,每年优先安排不少于10%的固定投资资金用于实施移民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精准发力、同步建设、统筹推进安置小区、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三项建设”。

二、多措并举、强化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引导社区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紧盯市场需求、注重产品质量、加大产品自检、强化客户服务,打造过硬品牌。二是鼓励社区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注重革新、加大技术研究,组织企业内部技能大师练兵比武,促进已建成的社区工厂从外包、分包企业向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转变。三是督促有条件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结合员工生日、国家节假日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提升员工归属感。四是加大社区工厂员工岗位技能培训,由企业对所有在职员工实践技能开展培训,特别是针对生产中的技术要领、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讲授,提升社区工厂员工实用生产技能。五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社区工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用人企业输送生产一线工人。

三、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一是统筹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各牵头部门推进、多部门配合的“1+N”工作框架结构,启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水电气报装等17个领域优化营商措施,抓好政策落地落实,用“利企便民政策一码通”等各类渠道发布利企便民信息,加大资金扶持、减税降费、租金减免、政策奖补等兑现力度,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全力抓好环境保障。定期暗访重点企业、项目和单位,每月开展满意度调查、电话测评、网络调查,对279家企业、1200名群众完成专项测评,对全省确定的8项举措复制推广、全国确定的14项改革借鉴学习,15类40个问题逐步逐项完成评估和自查整改,对环境保障不优的人和事,实施谈话提醒30余人次。三是全面优化政务服务。179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集中划转,109项工程建设审批材料可容缺办理,17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完成标准化梳理,200项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率达98.95%。

感谢您对丹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刘辉,  电话:0914—338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