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5年7月30日在皇冠足球比分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丹凤县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就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上半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持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为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财税改革,狠抓收入征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1111万元,完成预算4.07亿元的51.87%,较上年同期增长14.44%、增收2664万元,超进度1.87个百分点、超收761万元。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6630万元,完成预算3.255亿元的51.09%,同比增长11.54%、增收1720万元,超进度1.09个百分点、超收355万元。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分系统看:国税系统完成716万元,占年度预期目标3000万元的23.87%,较上年同期增长116.97%、增收386万元;地税系统完成3224万元,占年度预期目标17150万元的18.8%,同比下降57.6%、减收4379万元;财政系统完成12690万元,占年度预期目标12400万元的102.34%,较上年同期增长81.88%、增收5713万元。
上半年,全县本级财政支出完成66638万元,占年初预算100576万元的66.26%,同比增长6.2%、增支3883万元;加上省市下达专款支出36818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345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52万元,占预算的67.01%,较上年增长5.95%;公共安全支出3485万元,占预算的66.15%,较上年增长11.77%;教育支出25677万元,占预算的136.64%,较上年增长10.6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85万元,占预算的76.84%,较上年增长16.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82万元,占预算的80.05%,较上年增长53.92%(主要是按财政部新修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离退休人员经费全部调整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12010万元,占预算的160.24%,较上年增长8.33%;节能环保支出6815万元,占预算的298.25%,较上年增长211.9%(主要是上级环保类专款增加);城乡社区支出6478万元,占预算的111.57%,较上年增长5.5%;农林水事务支出16146万元,占预算的136.2%,较上年增长25.5%;住房保障支出2119万元,占预算的71.06%,较上年下降80.28%(主要是按财政部新修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陕南移民搬迁支出调整到农林水支出);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937万元,占预算的65.62%,较上年增长198.26%(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券还本付息增加)。上半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466.1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7%,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45.23万元,下降41.5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20.91万元,下降19.6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1-6月份,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960万元,占预算的35.46%,比上年同期下降14.78%,减收340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2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923万元,占预算的34.79%,较上年下降24.5%。
(三)政府性债务情况。截止6月底,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16695.88万元(不含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932万元和粮食企业政策性挂账742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11406.7万元(含乡镇债务7136.6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5289.18万元。按照新的债务划分口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一般债务92624.08万元,债务率为75.9%;专项债务18782.62万元,债务率为40.4%。两项债务均在全省预警风险线100%之内。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一是收入任务完成但进度不均衡。上半年我县财政收入虽完成“双过半”,但各征管部门收入进度很不平衡。国税部门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矿山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加之全县税源结构单一,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起征点提高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以及消化往年非即期收入等,上半年通过加大税收稽查及汇算清缴力度,收入较上年增长116.97%,但仍短平均进度26.13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受上年税收抵扣、“营改增”及耕地占用税等一次性税收影响,加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不足,投资增长乏力,尧柏水泥、宏岩铁矿、皇台铜矿、鑫圣源保温材料、恒大等规模工业产值增速大幅下降,铜、铁、水泥等大宗工业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徘徊,上半年收入欠账较大,短平均进度31.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57.6%;财政部门通过开展非税收入票据稽查,积极挖掘增收潜力,收入完成进度较快,较上年同期增长81.88%。
二是税收收入下滑但个别税种逆势增长。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及往年一次性税收等因素影响,地方税收收入仅完成3736万元,占预算的19.11%,较上年同期下降51.54%,减收3974万元,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势明显,分别较上年增长31%、202.3%、29.8%和48.8%。
三是政策性因素导致非税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按照《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地方教育附加、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以及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教育资金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管理,导致非税收入增幅较高,财政部门已完成全年收入预期目标。
四是预算约束力持续增强。上半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新《预算法》,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从严从紧安排一般性支出,没有预算追加和其他预算调整事项,“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了22.47%,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支出保障较好。上半年,财政部门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工资制度改革资金需求,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补助、代扣个人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全部按时执行到位,教育、农业、社保、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各项重点支出及民生支出有效保障,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68%、25.5%、53.92%、8.33%和211.9%。
三、2015年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加强征管,多措并举抓收入。2015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重点项目推进慢、税源严重短缺和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财税部门坚持把抓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了财政收入“双过半”任务。一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包抓收入责任制,科学细化分解目标任务,采取目标倒逼的方式,倒排工作日程,实行周汇报、月通报、季考核,做到任务、人员、责任、奖惩“四落实”。二是加强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依托综合治税机制,采取提前介入、全程监控、适时清缴等方式,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收专项稽查,加大房地产、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出租转让等大宗税源跟踪管理,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收入协调分析会、财税企银联席会议,对收入逐月进行通报、分析、评比,密切关注税收动态,研究税收征管的新举措,形成强大征收合力。四是加大非税收入票据稽查力度,严格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非税收入足额入库,努力挖掘财政增收潜力。
(二)发挥职能,尽心竭力促发展。一是倾力支持经济建设。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围绕“四大战略”,县财政安排重点项目前期费、四大区域建设、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专项资金8600万元,支持四大重点区域、商於古道文化景区以及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制定了《皇冠足球比分工业保产稳增长十条措施》,用足用活工业发展基金,安排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工业企业新增产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技术改造、周转资金175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同时,通过项目库上报各类支持企业发展项目30多个,申请补助资金6750万元,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扩大“营改增”范围,严格按照中央文件规定清理规范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减免各类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增值税9383万元、所得税1582万元,办理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690万元,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优化结构,全力以赴保重点。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收支矛盾非常突出的严峻形势,财政部门始终将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统筹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一是全力保障基本支出。拨付人员经费和部门、镇办日常公用经费33941万元,按时兑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调资,代扣了个人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确保县镇机构正常运转及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上半年,全县农林水支出增长25.5%。通过“一折通”兑付退耕还林、农资综合直补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1723万元;安排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化资金1233万元,大力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拨付财政扶贫及以工代赈资金1985万元,全力支持“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投入资金2410万元,实施了78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土门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续工程,启动了庾岭镇塔儿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突出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补助资金的30%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安排资金2352万元,重点用于城周绿化及12个丹江流域防治项目和5镇23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三城”联创工作,倾力打造秦岭农业生态示范县,保护碧水蓝天,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
(四)强化保障,千方百计惠民生。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上半年民生支出8.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68%,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81.2%。社保方面,按照省市要求足额落实了城乡低保、五保户补助、高龄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新农保、医疗救助、八大员工龄补贴等各类配套资金6900万元,积极推进民生“扩面提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补贴按政策落实到位;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筹资比例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达到10%。就业方面,投入资金795万元,用于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6709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341人,带动就业7480人。保障性住房方面,投入资金2420万元,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50套。移民搬迁方面,投入资金10158万元,用于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建房户补贴。教育方面,完成教育支出25677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24.8%。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和高中公用经费得到有力保障,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改造稳步推进,2.8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3112名家庭困难生和特困生享受了助学金。文化娱乐方面,拨付资金210万元用于体育场馆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五)创新管理,持之以恒推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将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按功能分类编制到项,按经济分类编制到款,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严格按照预决算公开时限,及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2015年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实现了预算公开全覆盖、常态化。设立了100万元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积极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提高了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完善了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二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国库直接支付力度,扩大镇(办)集中支付覆盖面,全面推行公务卡消费结算制度。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清理、撤并财政专户,加快支出进度,大力压缩财政专户资金,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定印发了《皇冠足球比分县本级2014年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方案》,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认真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及时制定了政府性存量债务债券置换工作方案,安排偿债准备金7000万元,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和村级债务,努力防范财政风险。四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文件精神,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认真进行清理盘活,化解财政专户重点项目征地、建设借款1287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6万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非税收入管理、电子化政府采购和金财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整合和财政投资评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101个、送审金额3.5亿元,净审减4532万元。六是制定印发了《皇冠足球比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皇冠足球比分县镇机关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实施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建设,公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七是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稽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切实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不断提升财政监管能力,确保各项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结构优化,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但在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收入方面: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整体困乏,骨干型、主体型税源短缺。2014年全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8家,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尧柏水泥1家。今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矿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徘徊,全县重点企业尧柏水泥、宏岩铁矿、皇台铜矿等产销不畅,效益下滑,企业产能释放不足;新投产企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短期内没有税收贡献,加之受营改增、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和2014年预缴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潜力有限,完成全年收入预期目标压力巨大。
支出方面:年初地方财政收入3.255亿元足额打入预算盘子,但从上半年收入完成情况看,我县非税收入占比高,实际可用财力少,预算中形成巨大的隐性缺口。加之,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车改革、村级运转经费补助提高、“三城”联创、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性债务化解、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配套至少增加刚性支出3个多亿,以及占用当年财力吐拨上年结转专款,今年财政将面临空前的刚性支出压力,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保运转、保平衡目标十分艰巨。
五、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收入任务。扭住财政增收不放松,围绕全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强化责任考核,加大对商品房销售、大型商场等重点税源、重点税种全程监控,加强土地出让、公务用车拍卖、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严格政策、应收尽收,大力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力促地方财政收入任务全面完成。
(二)积极培植财源,不断壮大收入蛋糕。认真落实工业保产稳增长十条措施,创新扶持企业发展方式,推进重点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财税增收和经济发展。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支持县域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完工、早日见效,增强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密切关注中省市财政资金政策支持信息动态,提前策划包装项目,及时做好2016年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的储备、对接及资金争取工作,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三)加强民生保障,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和行政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确保民生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坚持量力而行,探索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式,推进PPP和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继续落实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民生,统筹安排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环境保护等方面支出,在保障原有民生政策的基础上,落实好新增民生政策,突出抓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村组干部报酬提标等民生政策落实,加大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补助力度,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大力支持“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推进财税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结合全县“十三五”规划,探索编制财政中期规划和三年滚动预算,继续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