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拟定全县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化(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参与辖区内涉农政策的制定,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负责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承担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负责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
(三)指导全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参与制定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制定实施方案并配合实施。
(四)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组织拟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建议;拟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五)承担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行政区域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
(六)组织、协调全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的行政许可和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化肥的监督管理;监督农业生产资料国家标准的实施;负责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理。
(七)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起草有关植物防疫和检疫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对全县动植物(除森林、野生动物外)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担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审核工作;负责辖区内执业兽医的管理。
(八)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检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组织实施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九)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检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十)负责全县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工作。拟定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十一)组织全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十二)负责全县农业生态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全县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规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十三)负责全县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拟定全县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参与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十四)承担农业援助项目的监管工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责、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1.稳粮增收,努力保障基本供给。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1万亩,总产稳定在6万吨左右,生猪饲养量达到80万头,家禽饲养稳定在5000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15元。
2、转变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做大产业基地。以创建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县为依托,作强做优肉鸡、生猪、核桃、中药材、设施蔬菜5大优势产业,开发马铃薯、山茱萸、葡萄、大颗樱桃、魔芋5个特色生态农产品,建设窑沟马铃薯、毛坪茶叶、化庙樱桃、许家沟葡萄、黑沟河水杂果、雷家洞魔芋、土门猕猴桃、寺坪山茱萸、峦庄天麻猪苓和肉鸡、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等产业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生产水平。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四类新型主体,坚持内育和外引相结合,以政策倾斜为推手,扶持培育升级一批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全年新发展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15个家庭农场,15个专业大户。三是抓好现代农业园区。继续抓好华茂、民乐、万湾三个省级园区和丹凤葡萄、忠山魔芋两个市级园区,启动实施荣顺蔬菜、两岭肉鸡2个市级园区,着力培育王塬畜牧产业园、铁峪铺东兴药业园、庾蔡蟒岭高山蔬菜产业园、竹林关生态观光农业园、商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努力通过园区建设聚集生产要素,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3、创新手段,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一是做好政策服务。积极争取项目扶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多途径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做好技术服务。重视农业灾害预测预报,加强虫情、墒情、苗情的监测,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推行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垄沟种植、高产创建、“一喷三防”等粮食增产综合配套技术,确保粮食稳产高产;抢抓部门包村干部包户机遇,积极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三是做好营销服务。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农交会、西洽会、农高会、茶博会等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会,多形式策划项目,多渠道招商引资,不断提高丹凤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做好融资服务。搭建平台,适时举办银企对接会,促进涉农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金融部门的合作联系,努力化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4、推进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地块面积相对不变、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起止年限不变、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的要求,精心组织安排,及时调处矛盾,依法依规操作,确保明年年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启动承包经营权交易,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园区有序流转,不断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三是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继续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加强农村三资监管,逐步化解村级债务,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有序。
5、加强监管,保障农业安全。一是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农产品日常检测,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产品准入,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销售使用,严处饲料、兽药违禁添加,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三是做好畜禽屠宰管理。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强化屠宰企业肉品自检、外来肉品备案,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四是严格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以强化农业执法为己任,明确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办好执法案件,达到以办案树立执法权威,用维权提高执法效果的目的。
三、部门基本情况
序号 |
单位名称 |
单位 |
经费管 |
编制人数 |
||
性质 |
理形式 |
合计 |
行政 |
事业 |
||
1 |
皇冠足球比分农业局 |
行政 |
全额 |
9 |
9 |
|
2 |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 |
行政 |
全额 |
1 |
1 |
|
3 |
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保护中心 |
事业 |
全额 |
4 |
|
4 |
4 |
农村经营管理站 |
事业 |
全额 |
9 |
|
9 |
5 |
皇冠足球比分畜牧兽医中心 |
事业 |
全额 |
18 |
|
18 |
6 |
动物卫生监督所 |
事业 |
全额 |
8 |
|
8 |
7 |
皇冠足球比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事业 |
全额 |
22 |
|
22 |
8 |
皇冠足球比分农民科技教育中心 |
事业 |
全额 |
10 |
|
10 |
9 |
皇冠足球比分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 |
事业 |
全额 |
10 |
|
10 |
10 |
皇冠足球比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
事业 |
全额 |
10 |
|
10 |
11 |
皇冠足球比分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
事业 |
全额 |
5 |
|
5 |
12 |
皇冠足球比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 |
事业 |
全额 |
10 |
|
10 |
|
合 计 |
|
|
112 |
10 |
106 |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依据及测算说明
(一)人员经费
核定的范围为单位实有正式职工,含工人、军队转业干部、下派、离岗人员,不包括临时人员。总编制数112人,实有110人,其中行政编制 10人,实有15人;事业编制92人,实有95人。人员经费支出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政策标准,按单位2014年12月底在册人数测算填报。
(二)日常公用经费
日常公用经费根据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需要测算填报。
(三)项目支出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按预算年度实际工作需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分轻重缓急编制。同时按照部门预算编审要求,对零星支出项目进行了整合归并,规范了项目支出名称。
(四)2015年收支情况
2015年收入预算总计1124.9万元。
2015年支出预算总计 1124.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608.53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53.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16.41万元;项目支出146.66万元。
收 入 |
支 出 |
||
项 目 |
预算数 |
项 目 |
预算数 |
一、公共预算拨款 |
1124.9 |
一、基本支出 |
978.24 |
二、政府性基金拨款 |
|
1.工资福利支出 |
608.53 |
三、事业收入 |
|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
316.41 |
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 |
|
3.日常公用经费 |
53.3 |
其他事业收入 |
|
二、项目支出 |
146.66 |
四、上级补助收入 |
|
三、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
|
五、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
|
|
|
六、其他收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