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要闻 > 正文
丹凤“村村通”拓开群众致富大道
时间:2010-07-07 00:00 来源:丹凤信息办 作者:管理员
  “现在的政府就是好,为了让我们这些住在荒山野洼、大山沟垴的人收看电视、听到广播,不仅把设备送到家门口,还帮我们上门安装好,真的太好了……”这是近日皇冠足球比分铁峪铺镇桃花村东沟组一位八旬老人谈及该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时,对我们发出的由衷感慨!同样,伴随着全县“村村通工程”的有序实施,丹凤边远山区群众的眼界开阔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发家致富的路子也变得更加宽阔了!
  皇冠足球比分境内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蟒岭、流岭、鹄岭三条大山脉,沟壑纵横,河道密布。全县27万农村人口绝大多数都分散居住在这三条大山岭的沟沟岔岔,山坡沟垴中,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极为困难!
  长期以来如何解决丹凤偏远贫困山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问题,一直是每年“两会”期间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门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999年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皇冠足球比分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从1999年到2006年间,先后快速启动实施了50户以上自然村 “村村通”工程建设,使21个乡镇159个行政村、180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群众收看到了电视,听到了广播,丰富了边远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是“十一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县上紧抓机遇,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进度,并积极争取“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的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项目设备629套,安装后直接受益群众可达12580户,力争使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实现广覆盖。
  为了让国家的惠农政策尽可能多的惠及广大偏远贫困山区群众,让他们充分沐浴到党的“阳光雨露”,把“村村通”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县上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广电、计划、财政、监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皇冠足球比分‘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县“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皇冠足球比分关于做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县“村村通”工程实施工作。县文广部门落实专兼职人员,做好中、省计划争取工作和协调各乡镇技术方案、工程实施和设备维修维护等工作。具体负责全县“村村通”工程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维修、管理、协调等;发展计划部门将“村村通”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政部门全力解决好“村村通”建设配套费、设备维护费和维修费;各乡镇政府负责本辖区“村村通”工程规划、施工和环境保障工作;监察部门负责查处倒卖、挪用村村通设备行为;公安部门负责查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干扰、阻挠行为,打击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县上下形成合力,为“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一直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大事、要紧事。严格按照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由国家投资,“村村通”工程安装配套费、维护费、维修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严禁发生不合理收费现象,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依据村村通工程安装技术培训费、设备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及其它服务费用最低配套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县政府结合县情和财力状况,每套设备安装配套费为300元,全县629套“村村通”设备共配套资金18.87万元,县财政部门及时按需拨付了所有配套经费,确保了全县“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
  县上按照优先安排有线电视未通达区域的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军烈属;无任何接收设备的农户;其他大部分农户同意安装的原则,本着惠及大多数,安装一户成功一户的宗旨,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实施力度。商镇保定村万坪组是全县较为偏远的贫困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位居全县后三位次。该组现有村民71户、241口人。由于这里地处流岭大山脚下,各类信号不是质量差,就是受阻,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山高气候寒,庄稼增产难,电视雪花片,喇叭磁磁声音黏”的顺口溜。今年4月19日该村启动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建设,总投资2万元,投入“村村通”设备40套,基本解决了村组公路沿线人口较为集中的40户群众听广播看电视困难的问题。铁峪铺镇白果村石撞组、马安组、新未组是皇冠足球比分2007年“7·28”水灾受灾最严重的村组,由于灾情严重,这三个组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群众长期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在县、镇文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为该村投入“村村通”设备70套,使灾区的家家户户群众再次看到了他们熟悉的电视节目、听到了久违的广播声音。工程竣工之日,当地群众敲锣打鼓扭秧歌放鞭炮,像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那样尽情抒发他们的激动、喜悦心情,以感激政府的爱民惠民政策。
  十多年来,由于皇冠足球比分政府及文广部门措施得力、维护及时、服务周到,保证了“村村通”设备的正常运转,发挥了“村村通”设备的最大效能,涌现出了像月日乡北炉村、竹林关镇茶房娅村、庾岭镇太白村、资峪乡庙沟村等一大批“村村通”管护典型。由于“村村通”工程设备的优质高效运转,使广大山区群众在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经济信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今尝到“村村通”工程建设甜头的群众,高兴地说“村村通”工程是他们的致富“高速公路”,是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刘春荣 屈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