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要闻 > 正文
丹凤扎实安排以劳补灾工作
时间:2010-08-06 00:00 来源:丹凤信息办 作者:管理员
  皇冠足球比分扎实安排“以劳补灾”,力争实现受灾群众在后3个月户均转移就业1人,后5个月户均劳务收入1万元,全县劳务创收增加3000万元,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净增110元。
  一是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以劳补灾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县以劳补灾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加强组织引导,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支持鼓励群众创业,引导本地转移就业,最大程度以劳务经济补灾情损失,努力把灾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是动员引导,抓好信息服务。组织干部入户排查摸底,掌握受灾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引导动员他们克服困难,在救灾的同时,积极转移就业,解决家庭经济来源。劳动就业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及时考察联系,大量搜集和优选劳务信息,及时将就业信息传递到田间地头和受灾群众手中。
  三是狠抓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质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扎实开展专业性强的“订单式”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组织编印了一些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送到广大农民手中,提高群众基本技能,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群众的就业能力。
  四是开展优质服务,营造转移就业环境。与县外、省外,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大规模地开展有组织地劳务输出。动员农村能人、劳务大户带领本地劳动力外出就业。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发挥前沿“窗口”作用,动员外地企业和在外的务工能人招用我县受灾群众务工,并提供一批适合受灾群众就业的岗位信息。乡镇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帮助务工人员办理有关证件和手续,联系客用车辆,对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对他们的危房和受灾情况及时了解,组织群众给予救助,解决家庭各种难题,帮助外出务工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外出务工安心。
  五支持创业,带动本地转移就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对创业人员进行项目推介、创业培训、信贷支持、后续跟踪等“一条龙”服务,对受灾创业群众实行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保证创业成功,以创业实现就业,发挥创业的培增效应。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工程中尽最大可能使用本地劳动力,让不能外出就业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就业机会,力争今年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超10000人。
  六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考核。县上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15个部门为成员的以劳补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办事机构,全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为保证以劳补灾的目标实现,县上将以劳补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年终进行考核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