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2010年8月13日 姚全瑞
连日来,在素有“九曲第一坝”之称的丹凤竹林关镇光明村古路河拦河坝上,劳动的号子和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宁静,150名干部群众顶着骄阳,加班加点抢修水毁河堤,背后160亩良田和40多间民房、校舍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该镇在妥善安置三无户、倒房户生活的同时,迅速召集16个村组以上干部200多人,举行了灾后恢复重建誓师大会,组织38名机关干部和26名志愿者成立八个工作组,分赴一线开展工作,严格实行干部包村扛死肩,工作到村,吃住在村,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桃峰、南院等村两委会和工作队连夜晚研究灾后重建规划,通过干部会、群众会集思广益,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因地制宜落实65户灾民集中建房点,河堤、道路、住房建设整体规划,水、电、路问题得到通盘考虑。光明、张塬等村不等不靠,自筹资金2.6万元,就近调剂水泥,租用机械,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集中加固水毁堤坝,修复受损桥梁引线。竹林关、雷家洞、桃峰各村迅速整理沙压泥淤的农田,1000多包白菜、青菜、萝卜种子紧急发送到了群众手中,800多亩地抢时补种了小日月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