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法治丹凤 > 全面依法治县 > 正文
江苏常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时间:2013-02-02 15:54 来源:皇冠足球比分司法局 作者:皇冠足球比分司法局

江苏常州市紧紧围绕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法治政府制度体系。一是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制定出台《常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政府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修订完善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常务会议细则,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作要求以及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工作职责,健全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制、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列席常务会议等制度,确保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强化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强化依法决策机制,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通过借助“外脑”、引进“外智”,不断提升政府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二是提升制度建设质量。修订出台《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限、制定程序、备案审查以及监督管理,切实增强了文件制定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积极扩大规范性文件制定公众参与度,在市政府、法制办和起草单位网站同时公布文件草案,并采取座谈会、专家咨询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到100%;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和有效期制度,对19862011年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276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出台《常州市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对行政许可、处罚、征收等11类执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完善了行政执法公开、告知、听证、说理、回避等程序,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此《规定》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省政府法制工作创新奖”。积极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对市级行政执法主体进行全面审核,重新梳理确定了70个执法主体、5945项执法职能,并按照“定岗、定人、定责”的原则,分解工作职责,量化考核标准,形成了“人人有其权、人人有其责”的工作体系。

  (二)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工作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审核清理,重新公布380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全面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积极推进人大工委、政协专委领导现场督查和部门领导轮值机制。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素质提升、文化提品”五大工程,着力打造园区审批服务“高速公路”,积极开展市、区行政审批联动服务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2012年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58万余件,二是规范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完善网上政务大厅等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行政权力数据库维护管理和网上新型政府法制监督系统建设,全市重大行政处罚报备、重大行政许可报备、行政复议在线办理、行政执法行为实施在线监督等实现全覆盖。全面升级改造电子监察系统,积极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设置风险预控措施,防范廉政风险的发生。2012年,全市累计开展上线监察8707次,发送预警、督办通知书3343次,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加大政府信息服务力度。开发运行新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2012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5万条,专栏信息1800余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75.8%,位列全省第三,不满意度为全省最低。强化政府与市民的网上互动,充分利用市长信箱、市长与网民、政府网络发言人等平台,及时、准确、主动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深入推进“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各辖市区、市有关委办局、社会团体、部分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等74家成员单位入网运行,基本形成了“一个号码对外、两级平台联动、众多部门合作”服务模式。

  (三)创新社会管理,依法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一是着力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市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各辖市区、市各相关部门行政复议人员配备基本到位,镇、街道行政复议受理点建设基本完成。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办案质量,加大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力度,3年来,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184件,其中立案受理955件,受理率80.7%,开展调解的案件占办结案件的5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98.5 %,提高了行政复议的社会公信力。二是积极利用仲裁调处矛盾。3年来共受理各类仲裁案件1814件,案件调解和解率与自动履行率均保持在70%以上。2010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民商事调解中心,截至目前共受理调解案件354件,涉案标的近亿元,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大力促进行政调解与民商事仲裁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市政府法制办和常州仲裁委分别与常州工商局、市物价局建立了消费、价格纠纷联动调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多元矛盾纠纷。2012年,常州工商局调解案件4776件,成功率达72.4%;市物价局调解案件29件,成功率达100%。三是不断创新行政调解方式。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调解方式,提升调解实效。城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3年来,共接待医患当事人2556人次,处理医患矛盾纠纷582件,纠纷处理成功率100%;市公安局在全市108个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室、配备254名专兼职调解员,市环保局搭建“环境问题圆桌对话”沟通平台,市人社局实施“三位一体”的行政调解机制,这些单位3年来成功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3.8万余起。建立了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联席会议,不断完善行政诉讼诉前、诉中、诉后的调解联动机制,有效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