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政府法制办积极推行开门立法、开门监督、开门复议,政府法制工作质态进一步提升。
一是开门立法。在已建成10个政府“立法民情联系点”的基础上,新增15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政府“立法民情联系点”,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政府“立法”载体;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和审核协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众参与机制;注重发掘“立法”工作中的新闻点,对市政府拟出台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及时通过扬州门户网站、本办网站全文对外公布,与《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等媒体建立紧密的工作联系,将“立法”信息最大范围地传递给公众,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提升政府法制工作社会认知度。
二是开门监督。按照省统一部署,推进条线系统和市县两级开展权力清理规范工作,统一权力名称、编码和运行流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的条件、权责和时限,全面推行“三统一、三规范”工作;按照依法行政工作意见要求,重点围绕“2号文件”的落实,开展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监督,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行政执法监督员参加执法检查,拓展行政执法检查主体,增强行政执法检查开放性;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法制监督平台的监督效应,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及市直部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指导。
三是开门复议。推动市政府将行政复议统一受理平台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目标层面进一步深化推动全市行政复议统一受理工作。根据《扬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申请接待中心与各行政复议机关工作衔接规则(试行)》要求,调研谋划行政复议统一受理平台建设,初步建立行政复议工作协调联系机制;坚持凡进入实体审理程序的复议案件,采用听证方式审理,确保案件的审理更加公开、透明、公正。上半年,我办对进入实体审理的10起案件均举行了听证会,听证率达为100%;制定《扬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复议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积极推动行政复议委员会实质运行。多次召开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案审会,让行政复议委员会专家参与重大复杂案件审理,形成会议纪要,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审理透明度与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