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县文广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新闻出版市场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了全县新闻出版(版权)业健康发展。近期,县文广局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表彰为全国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一、强化机构建设,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下发了《皇冠足球比分文化执法综合执法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落实办公场所和经费,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了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县文广局先后制定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持证执法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归档统计制度》等管理制度,实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狠抓队伍建设。着眼于执法实践需要,开展每月一法每周一条例学习活动,采取集中辅导、以案施训等形式丰富“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内容。去年以来,共组织法律专题讲座12次,例会学习48次,有效提高了全体干部业务知识水平。
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一是完善重大的行政事项决策程序。县文广局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的制定,广泛集中民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坚持集体讨论,杜绝滥用权力,防止了决策的随意性。二是积极推行新闻出版管理政务公开工作。县文广局对涉及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管理的审批事项、执法依据等通过公示栏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三是简化行政许可程序。为规范许可行为,县文广局完善了从申请、受理到办结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优化、简化、固化行政许可程序,逐步实现行政权力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审批网络化、信息公开化,主动向行政当事人提供受理、勘验、公示、发证“一站式”的行政许可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
三、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坚持执法主体和程序合法化。县文广局要求执法干部做到持证执法、行为合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合法,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执法。同时,严把执法检查关、程序规范关、执法监督关三级审理程序,有效防范发生滥用职权、违反程序执法、徇私枉法的行为。二是实行查办案件回访制。行政处罚案件结案两周内,就办案人员执法纪律、履行程序、工作态度等情况向当事人进行抽查回访,通过回访对执法工作质量跟踪问效。去年以来,累计查办处理文化市场违法行为33起,立案33起,结案33件,无行政复议、错案责任追究件案件和不良社会影响案件。三是强化行政执法效能考核。采取日常考核、目标检查、案卷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做到考核工作季度有重心、每月有计划、每周有重点,促进规范执法。去年以来,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有2 人被评为市、县级行政执法办案能手,1人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先进工作者称号。四是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县文广局公开文化市场违法行为和“扫黄打非”工作举报受理窗口,聘请义务监督员开门纳谏,虚心接受社会各界批评意见和建议,为规范执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确保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集中清查出版物市场。加大对侵权盗版音像制品、书刊、及兜售非法有害出版物的流动书摊和游商小贩等查处力度,对新闻出版物市场每月不少于2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每周检查不少于1次。及时向县工商局、公安局通报违法违规经营信息,联合打击各类无证违法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对广播电视等视听节目播出内容监管。要求全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严格把握宣传的重点和中心,进一步规范节目制作管理,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管住节目的购买渠道,落实节目播出内容审查制度,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节目内容的传播安全。三是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召开出版物市场全体业主会议,采取以会带训形式,组织学习《出版管理条例》以及《印刷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全体业主传达国家关于出版物市场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促使各企业及经营业主依据法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改正企业当前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去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累计120人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7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10家次,取缔无证游商3个,收缴非法出版物303册、盗版音像制品178盘,促进了全县新闻出版(版权)业健康发展。